生活 | 那些咖啡館與我

 


出來社會工作之前,以往的生活幾乎與咖啡無緣,家裡從來沒有買過咖啡,更不用說泡過咖啡來喝。

媽媽不愛喝咖啡,覺得那麼苦的飲料有什麼好喝的,確實對很多人來說,黑咖啡很像一杯“苦藥”。

雖然爸爸愛喝咖啡,但他都是在外才點來喝,他覺得小孩不應該太早接觸咖啡,太年輕咖啡因上癮就不好。所以我小時候,家裡從來沒出現過咖啡。

我記得我是出來社會工作後,跟同事去咖啡店吃飯才嘗試點了咖啡來喝,當然除了黑咖啡外,還有咖啡加牛奶,冰咖啡等,雖然比黑咖啡好喝多了,但我也沒有多喜歡。記得當時一杯的價錢,從黑咖啡的6毛錢到冰咖啡加牛奶的2令吉,現在當然不止這樣的價錢了。

當時跟朋友聚會大多數都是去飲食坊,就好像大排檔一樣,可以喝和吃,價錢便宜,適合剛出來工作,薪水不多的我們。

兩三年後,古晉突然間掀起開咖啡館的風潮,在加上星巴克也進駐,自己的薪水也開始能負擔後,我們的聚會開始從飲食坊慢慢一點點的換去了星巴克和咖啡館。

有些朋友覺得我們的行為是在“裝”!追尋潮流,花大錢買一個假“時尚”。

當然我不否認,自己有被電視劇或者電影影響到,看到主角們都愛去星巴克買一杯咖啡拿在手裡走在街上,有點拉風的感覺,或者帶著筆電到咖啡館裡面辦公,感覺能提高工作效力。

所以敢開始的時候,我確實是有如此的想法。當然提高工作效力是因人而其,對我來說會去咖啡館工作是因為有冷氣、有免費上網,還有安靜,也不會像在家看到床就想睡覺,工作時間都睡沒了,我確實很多新聞稿件,或者小說都是在咖啡館完成的。

除了這個之外,古晉雖然一時間開了十多二十家的咖啡館,但是主題風格都不一樣,有圖書館主題的、有海島主題、有古風、有工業,甚至有佛教主題的咖啡館,裡面到處都有佛像及圖片。而且放的音樂或者歌曲都是配合風格。

這些對我們來說太新鮮了,不像飲食坊,大家風格都一樣。當然也不應該這樣比較,飲食坊拼的是食物的多樣化和好吃,而不是環境,大家的訴求都不一樣。

還有去了咖啡館之後,才發現咖啡都不便宜,但讓我認識到不只有咖啡烏而已,而是有濃縮咖啡、美式咖啡、拿鐵、卡布基諾、摩卡等等的,而且還有拉花,是拍照打卡的好素材。

對於現在的我已經習慣上咖啡館跟朋友聚會,或者工作,有時候心情鬱悶的時候,我也會自己選擇一間咖啡館去發呆,聞聞咖啡香氣,或者吃片蛋糕,讓自己心情放鬆,開心一點點。

只要不是為了吃,咖啡館對我來說,是一個很好跟朋友聚會的地方,都比較安靜。人們大致上都會輕聲聊天,但了一杯咖啡後可以聊上一兩個小時,不用擔心吃飽後就要讓位子給人了。老闆或者服務員會給你臉色看!

現在的我,大概一個星期會去一次咖啡館,大多數都是跟朋友聚會,偶爾有需要工作,或者想自己一個人釋放壓力,才會一個星期去上兩次,盡量不超過,還是的世道,還是需要顧一顧荷包的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