聼,古晉在説話(四)| 我不去美食節了!

 

網上照片

每年八月份,是古晉的大日子,是古晉升格為市的日子。

  古晉是在1998年8月1日升格為市,已經有37年了,跟世界上許多大城市比較,古晉應該還是一個小孩。而從有記錄記載,古晉也只有大約205年的歷史, 還算是一個新興的城市,在1819年,一些文獻提及“Sarawak River 上游的村落”,這被認為就是今日的古晉,當時古晉還是汶萊(就是吳尊故鄉)的國度,受到汶萊蘇丹的統治,在那之後砂拉越成為英國人的殖民地,第一任白人拉惹James Brooke選定古晉作為行政中心。

  這座有著兩百年歷史的河畔城鎮,從小漁村發展為砂拉越的政治、經濟與文化中心,與其他馬來西亞城市不同的是,古晉採用了特別的「雙市政制度」,由南市與北市共同管理,南市以商業中心為主,以華人居民居多,南市市長一直以來都是由華人掌管,而北市是政府的行政中心,居住的居民以砂拉越土著和馬來人為主,必然市長是馬來人。

  慶祝古晉升格為市的最重要慶典,當屬每年從7月下旬到八月中在南市舉辦的“古晉美食節”(Kuching Festival Food Fair),從來只新冠肺炎爆發,停辦了兩年,古晉美食節也已經舉辦了三十多屆,除了匯集了各種美食攤位,據說今年的攤位達到330攤,此外還有歌舞表演、藝術展覽、嘉年華遊樂設施,以及Garden Show,有各式各樣的花卉、盆景、造景藝術。每年都會有不同的設計主題。

  古晉美食節是古晉人一生中必去一次體驗,甚至有些在外地工作的古晉遊子,每年都會特地拿假期回來參加古晉美食節,記得十多年前,我第一次走進古晉美食節,就好像跌入了一場熱鬧的嘉年華,美食攤位一字排開,數不清的招牌閃爍着燈光。人潮緊緊湧動,每個攤口前都擠滿等候的隊伍,空氣裡混合着叻沙的香氣、烤肉的炭火味、甜品的奶香與異國香料的氣息。

  那時候覺得很多美食都想吃,就可惜荷包不足夠讓我揮霍,記得那時候,每一年都我去古晉美食節兩到四次,一次會跟家人一起去,其他就跟同學和朋友去,會覺得古晉美食節就是跟朋友聚會最好的地方,所以古晉美食節對這座城市的人來說,不只是美食節,更是一場屬於全體市民的年度盛會。

  但不懂何時開始,我慢慢減少去古晉美食節,甚至最近幾年完全沒有在踏進古晉美食節的場地,現在都是駕車經過,然後會在心裡說道,很多人也!

  年輕時熱衷、長大後慢慢不去了,應該是我現在的對美食節的寫照,人潮擁擠讓人覺得疲憊,停車位永遠找不到,攤位上的食物似乎年年相似,價錢卻一年比一年高。尤其看同事帶回的報導,或者網上看網民的分享,這幾年多了很多網紅美食,拍照起來好看,但吃起來差了一些,或者沒有什麼會讓人驚艷的味道,而且價錢都很貴啊,同事說,他帶一家五口去,不到一個小時,準備的200馬幣就花光了,還要另外掏錢。

  所以比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舉著食物邊走邊吃,我更願意約朋友去咖啡館坐下來,好好聊一整晚。

  但對於沒有去過的人們,古晉美食節還是值得一去的,但我也希望美食節來年可以辦的更好,尤其更多本地美食,不然進去一看,當是來自台灣、泰國、德國等的美食,這跟推廣本地美食差了點味道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