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|那些年的年菜和年貨
回到那些年全家還未吃素的年代,我們老家後面空地大,除了種了兩顆紅毛丹樹,一顆是紅皮,另外一顆是黃皮,我愛吃黃皮,因為它的果肉不粘種子。此外還種了幾顆的香蕉樹。
老爸也在後院搭建一個鷄和鴨寮和一個小池塘。池塘是用來洗鷄鴨寮、用水來源和給鴨子戲水。
當時雖然不至於只有過年才能吃鷄鴨,但當時養鷄鴨確實是給大日子,如新年、中秋節、端午節加菜用,而且自己養可省下許多。
自已養當然要自己殺!我只見過一次大人殺鷄,大人拿著菜刀往鷄的咽喉一割,血從喉間流出,並用碗盛裝起,這一幕我到現在還有些印象,就覺得很恐怖可怕!現在全家吃素了,就不用擔心再看見這樣的景象。
由於當時爸爸幫忙大伯打理他的水產生意,所以我們時常可以吃到新鮮的海鮮。當然一到除夕夜,海鮮更是不可少,包括價格貴的魚和蝦。
而在潮州人家裏,還有一樣年菜不可少就是“水豆腐”,在潮汕話中,豆腐的發音與“福”相近,寓意“有福氣”。祭拜祖先的時候一定要有,象徵祖先贘福給子孫。媽媽和妹妹都不愛吃,通常都是我或者老爸吃掉!
以前過年最普通的年貨或者零食就是酸甜年貨,媽媽每年為新年采購時,最愛買蜜餞、橄欖、水果乾、糖冬瓜與蓮子及各種糖果等。
而我從來都不愛吃這些,尤其橄欖和蜜餞,我覺得太甜了。現代人因爲講究健康關係,都少吃了,所以媽媽最近幾年的新年都不再買這類年貨,讓我們不需要年後幫忙消滅這類年貨,照顧了我們健康外,也節省金錢,因爲這些年貨不便宜。
到現在,新年攒盒里一定會有摆放白瓜子和花瓜子,我愛吃白瓜子,放進嘴巴用牙齒一咬就打開吃到飽滿的瓜肉,口感較脆和咸。而花瓜子較難打開,而且瓜肉是甜的和濃郁,導致我不是那麽愛吃。
還有印象比較深刻是,當時的汽水都是用玻璃瓶裝,打開的時候要用開瓶器,過年后可以將瓶子賣掉,或者是還回去。這些玻璃瓶老重了,現在幾乎沒在看過用玻璃瓶裝的汽水了。
留言
張貼留言
來留句話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