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當新聞編輯的日子 (2)| 寫新聞從寫自傳開始
第二章:寫新聞從寫自傳開始 記者訓練班的第二天,就在我以為上司、副總編輯會帶我們出去採訪,或者跟著前輩記者外出實習時,他卻要我們五個培訓記者寫一篇自傳給他看。 我們這一屆記者訓練班已經是第三年舉行了。在我們之後,又進行過兩次,為本地新聞界培養了許多出色的新聞從業員。如今,當時的許多學員已經能獨當一面,甚至獲得不少新聞獎項。 我們這一班共有五人,三女兩男,全部都沒有新聞專業背景。三位女生中,有兩人是好友——一位是富家小姐,嬌滴滴的;另一位則是女漢子。剩下那位女生屬於典型的好學生,中文能力是我們當中最強的。 另一位男生是我們之中年紀最大的,我記得他當時已超過25歲,也是學歷最高的。 而我,最大的優勢就是愛閱讀。高中時曾選修馬來文學,對寫作略有基礎。 當我們五人聽到第一項工作竟然是寫自傳時,全都面面相覷,滿臉不可置信。但既然是副總編輯的要求,我們當然只能照辦。我萬萬沒想到,出了學校,居然還要寫作文。 其實副總是想透過最簡單的自傳,看出我們的寫作能力到什麼程度。我記得他給我的評語是:我用馬來文的語法寫華文,這是錯誤的,因為兩種語言的文章結構完全不同,這方面需要大幅調整。 從那時候起,我就天天努力讀報,模仿前輩記者的寫法。 了解我們的程度之後,副總要求我們每天都要寫作,以提高寫作能力。第二項作業是寫「新聞故事報導」——把一件真實新聞事件,以有結構、有情節、有情感的「故事形式」呈現。 結果我整整寫了兩個多月的新聞故事,從身邊發生的事開始,接著寫朋友的故事,到最後沒題材了,就翻雜誌找靈感。副總會從我們交出的新聞故事報導裡,挑選可以採用的,再重新改寫後刊登在報紙上。 其實在寫新聞故事報導時,我是從單純的真實陳述,慢慢加入一些誇張,到後來只要聽到半個消息就能寫,再到最後乾脆完全杜撰。當時越寫越心虛。 一開始我很期待自己寫的新聞被副總選用刊登,但後來卻祈禱不要被選中,因為我提供的故事有虛構成分,讓我感到愧疚。幸好寫到後期越來越假,副總沒有選用,我的罪惡感才減輕一些。 當初因為常常為了寫新聞故事報導而向朋友打聽故事,後來朋友們都不敢太常和我聊天了,怕自己隨口說的故事會突然出現在報紙上。有一段時間,他們甚至不太敢約我出門。 不過,寫新聞故事報導確實鍛鍊了我的文筆,也讓我懂得如何用文字說故事。我現在也明白,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把故事化為文字呈現。 我記得第一個「新聞故事報導」的作...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