聼,古晉在説話(9) | 一座有記憶的城市
砂拉越婆羅洲文化博物館(Borneo Cultures Museum)網上圖片。 古晉是一座多元文化、充滿記憶的城市。多座博物館散落在市中心以及郊區。 我聽過一位外地朋友說過:「古晉是少數用博物館說故事的城市。」 我很喜歡這個說法。 老實說,古晉的博物館無論在文物收藏、歷史年份,甚至規模上,都無法與世界上許多著名博物館相比,如法國的羅浮宮、英國的大英博物館、中國的故宮博物院、以及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。 古晉的博物館雖然不少,但尚未形成「文化旅遊主軸」。多以砂拉越與婆羅洲地區的民族、自然與歷史為主,題材集中、具有地方特色,但缺乏「全球性」或「世界級」的重要藏品。 然而,在地方文化的保存與詮釋上,古晉的博物館卻別具特色,也相當值得肯定。 古晉人最熟悉的博物館是砂拉越博物館(Sarawak Museum)。 成立於1891年,是馬來西亞甚至東南亞最古老的博物館建築之一,也是古晉的地標建築。館內展出砂拉越原住民族文化、動植物標本與歷史文物等。 砂拉越博物館由法國傳教士兼建築師設計,外觀為歐式殖民風格,帶有法式鄉村屋頂與高聳老虎窗,主體為長方形、兩層樓的白牆紅瓦建築,極具歐洲風情。這座館屬於舊館,而在四、五年前,舊館對面建起了一座新館。 砂拉越博物館還有一段傳奇故事。據說在上世紀1950至1960年代,館內曾收養並展示過一隻罕見的紅頭龜。不久之後,古晉發生了一場大水災,淹沒了市區部分地區,包括靠近博物館的一帶。 當地居民便私下議論:「紅頭龜是河神的使者,牠被關起來,河水就發怒了。」 後來,據說博物館人員為了「安撫靈魂」,便將紅頭龜釋放回河中。奇妙的是——不久之後,水災果真退去。 市區內還有一間古晉華人歷史博物館,位於河畔附近,展出華人在砂拉越的移居、生活與社群歷史。館內藏品包括瓷器、玉器、照片與文獻等。 此外,還有伊斯蘭遺產博物館,專注展示砂拉越地區的伊斯蘭文化與歷史,包括建築、科技、教育、武器、裝飾藝術與古蘭經藏書。老實說,這間博物館我一次也沒去過,甚至是在查資料時才發現古晉竟有這一間。以後有時間一定要去參觀一次。 市區還有一間紡織博物館。這間我確實知道,也常經過,但還沒機會進去。它的展覽特色在於展示砂拉越各主要民族的傳統布藝、飾品與紡織工藝。 在郊區,還有一間很特別的貓博物館(Cat Museum),據說是全球唯一一間以「貓」為主題的博物館。館內收藏超過4,000件與貓有...





.png)



